第一節(jié) 啤酒消費者行為 分析
一、啤酒消費者對產品的認識過程
啤酒消費者對產品的認識過程圖
1、階段一:啤酒產品導入期。
消費者對產品的認知度比較差,從了解、認識到產生興趣所需要的時間比較長,需要廠家集中人力、物力、財力進行投入。目前,國內企業(yè)采取的主要是廣告、搶奪終端銷售市場、低價出售等辦法。如青島啤酒進軍濟南市場就采用了這些辦法。1997年,青啤就向"趵突泉"發(fā)動了第一場"戰(zhàn)爭"。當時青啤推出了低價位的"青島大眾",一瓶比趵突泉啤酒便宜一毛錢左右,意圖通過價格優(yōu)勢占領市場,但"戰(zhàn)事"只持續(xù)了一個夏季,青啤便鎩羽而歸。2001年,青啤再殺回馬槍,祭出"火鍋城攻勢"戰(zhàn)法,即青島啤酒在濟南的部分火鍋城里派出推銷員,試圖以此來打開濟南市場的缺口。2002年4月初,青啤對濟南市場發(fā)動了第三輪攻勢。這一次,青啤的策略是"花錢買店",即在大中酒店中推行"青島啤酒專賣店"。青啤此次進攻可以說不惜血本,投入空前,青啤共建立了300多家專賣店,有的是由青啤贈送一二十萬元的車,有的則是每個店5-10萬元的專賣費,但是以酒抵款。啤酒 行業(yè) 利潤約為5%,而一個中大型酒店年銷酒額僅在25萬元上下。青啤單店投入費用高達5萬元,回報率已達20%,不惜血本可見一斑。與此同時,青啤在媒體上大打"青島啤酒——咱省城人自己的啤酒"的廣告,各專賣店派駐促銷小姐,結果又失敗了。
本階段是競爭最激烈的時期,企業(yè)的營銷策略和當?shù)氐那闆r對結果影響巨大。
2、階段二:啤酒產品成長期。
通過廣告、市場生動化等有利的拉動,有消費者開始飲用。這段時間產品的品質最為重要,消費者往往有比較的心理,與同類產品尤其是市場占主導地位的產品進行對比??紤]最多的是產品的口味、價格、促銷、服務以及飲用后可能帶來的附加值,例如身份、地位、檔次等。
好的營銷策劃版本能夠找到最合理的產品"訴求點",例如西安漢斯"西北狼"緊緊抓住當時西安球市的火暴以及西北人的性格特點,產品的推出一舉成功。
3、階段三:啤酒產品成熟期。
消費者對產品有一個定性的描述,這種描述不一定是非得用言語,表現(xiàn)出來的是行為,就是飲用這種產品。對于廠家來說,要做的就是利用"整合營銷"的方式從戰(zhàn)略上作思考,避免產品從成熟期到衰落期走得過快。
這一方面,"珠江純生"的做法是最值得我們思考的。從1998年"珠江純生"利用純生概念上市到各啤酒廠家的蜂擁跟進,如今的純生市場也變得雜亂無章。但是珠啤在廣州、上海等幾處大城市的純生市場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占有率,這與其大量的后期工作是分不開的。
二、啤酒消費者的消費場所 分析
啤酒講究不同模塊市場的劃分,比較常見的是餐飲模塊、社區(qū)模塊、鄉(xiāng)村模塊,中國啤酒市場目前的主力消費量依然在農村。
啤酒消費者的消費場所歸類表
名稱 | 飯店、酒巴、咖啡館、活動場所 | 旅行中便利店、小店、大排檔 | 超市、大賣場、傳統(tǒng)商場 |
特點 | 即開即用 | 邊走邊喝 | 家庭飲用 |
但即開即用(飯店、酒吧、咖啡館、活動場所)是啤酒的主要消費場所,其次為邊走邊喝(旅行中便利店、小店、大排檔)。家庭消費頻率比較高,但銷量不大。
消費者選擇啤酒品牌的行為 分析 圖
隨著消費場所的變化,不同檔次的啤酒銷量成等比例變化。即開既用型由于涉及的大部分是餐廳酒店,消費者多是處于收入較高的人群階層,工作的原因講究消費的檔次、啤酒的品牌,高檔啤酒多集中在此處進行消費。低檔啤酒考慮最多的是價格,邊走邊喝型消費量最大。
靠什么讓消費者進行品牌選擇很重要, 研究 數(shù)字表明,店內氣氛很重要。新品上市最通常的做法是超市內搞"堆頭"、價格折讓、掛旗、彩帶、生動化陳列,原因是已經意識到消費場所的氣氛很重要,做好了能拉到30%的消費者。利用"瓶蓋獎"對服務生、促銷小姐進行拉動,做好推薦工作,這里還有30%的消費者。剩余的偏好什么喝什么,這對啤酒產品要求比較高,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很好的產品"訴求點"。
三、影響啤酒消費者的因素 分析
啤酒的消費者簡單的說就是喝啤酒的人,他們所飲用的啤酒量就構成對啤酒的需求量,而需求量是決定啤酒 行業(yè) 發(fā)展的決定因素,所以啤酒消費者對啤酒就企業(yè)至關重要。
需求從經濟學意義上說使購買力+欲望+需要. 其中購買力是影響啤酒消費的主要因素,收入和啤酒消費呈強正相關系。但是,收入的變化受國家經濟發(fā)展和國家策略決定,企業(yè)可以選擇在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加大投入,但不可以改變一個地區(qū)或國家的經濟和收入的變化。 需要指的是人們親朋、好友相聚,酒杯交錯等,這受企業(yè)影響較少。 欲望打個比如就是一個人躺在床上,想著啤酒如何如何好喝。它對啤酒的消費量影響很大,企業(yè)可以通過廣告、營銷手段等引起消費者對自己產品的欲望,從而擴大銷售量。
口味習慣列第一位,品牌知名度次之,價格實惠處于第三位,購買方便、廣告、包裝影響、促銷誘導依次排列。簡言之,啤酒消費者最希望得到的是買得起、買得到、樂意買,這就對啤酒企業(yè)提出了很高得要求。在生產成本、終端零售價格基本穩(wěn)定得情況下,如何減少流通環(huán)節(jié)、降低銷售管理費用是最為重要的。
第二節(jié) 城市啤酒消費市場 分析
由于大中城市人口眾多,居民收入水平較高,因此大中城市是啤酒消費的主要市場,也是各大啤酒廠商激烈爭奪的地方。
一、城市啤酒消費特點與影響因素
(一)、消費特點
啤酒是介于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之間的一種產品,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其消費群體不斷增長,消費規(guī)模也越來越大。目前啤酒消費有以下幾個特點:
1、消費群體與消費量不斷增長
目前國內啤酒消費群體不斷擴大,每年以20%的速度在增長。改革開放20年來,中國啤酒產量增長了50多倍,從1979年的37萬噸發(fā)展到2003年的2540萬噸,處于世界第一的水平。人均消費量從不足1升增長到18升,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在未來的五年內還將以7-8%的速度保持增長。因此, 行業(yè) 的市場機會還是很大的。
2、消費方式多樣化
以前啤酒一般只是在人們外出就餐時消費,而現(xiàn)在啤酒的消費方式已經多樣化,外出就餐、在家獨飲、旅游、休閑娛樂都是消費的選擇方式。
3、少數(shù)人消費了大多數(shù)產品
經濟學上有一個20/80的規(guī)律,即是少數(shù)人消費了大多數(shù)的產品。在啤酒消費上面同樣如此。
人們消費啤酒有時是出于某種需要,但更多的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因此,那些養(yǎng)成了啤酒消費習慣的人是啤酒消費的主要群體,他們消費了大多數(shù)的啤酒。
(二)、影響因素
1、收入水平
啤酒消費數(shù)量跟人們的收入水平成直接對應關系,現(xiàn)在的人均消費水平比20年前高,城市消費比農村高,發(fā)達國家消費比發(fā)展中國家高,都是人們的收入因素在起作用。隨著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和人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的人均啤酒消費量還將有較大的提高。據(jù)統(tǒng)計表明我國居民的收入與啤酒的消費有著一種正相關關系。
啤酒消費與收入水平的關系統(tǒng)計表
單位:kg
收入水平 | 總平均 | 最低收入 | 困難戶 | 低收入 | 中等收入 | 中等收入 | 中等偏上 | 高收入 | 最高收入 |
啤酒消費 | 6.51 | 3.68 | 3.39 | 5.23 | 6.50 | 7.23 | 7.05 | 7.51 | 7.99 |
2、消費習慣
養(yǎng)成了啤酒消費習慣的人就會經常飲用,而沒有的人只會偶爾消費,因此,啤酒企業(yè)在進行廣告宣傳時要培育啤酒是日常消費品的觀念,引導人們養(yǎng)成經常飲用啤酒的消費習慣。
3、氣候
氣候對啤酒的消費有很大影響,一般夏天是啤酒消費的旺季,而冬季則是啤酒。而南方因為氣候炎熱,冬季也有較大的消費量。有些企業(yè)為打破這種局面,推出了適宜冬季飲用的暖啤、姜啤等新產品,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城市啤酒消費市場 分析
通過對國內20個大中城市的調查可以發(fā)現(xiàn)城市居民啤酒消費方面的一些特點,這20個城市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天津、沈陽、濟南、南京、武漢、福州、西安、昆明、重慶、廈門、杭州、鄭州、青島、大連、哈爾濱,這些城市都是經濟發(fā)達的大城市,分布在全國各個區(qū)域,在消費方面具有較大的代表性。
1、.城市居民每周飲用啤酒量
據(jù)表可知,罐裝啤酒消費者每周平均消費2.96罐,瓶裝啤酒消費者每周平均消費3.19瓶,扎啤消費者每周平均消費2.44升,以消費體積算,罐裝啤酒消費者平均消費最低。因為罐裝啤酒大部分是中高檔產品,價格比較昂貴,因此可以看出,目前城市消費者對啤酒的價格還是比較看重的。在目前的國內啤酒市場,5元以上的中高檔產品只占10%,就是一個證明。
20城市居民每周飲用啤酒量 分析 表
罐裝 | 飲用比例(%) |
10罐或以上 | 6.8 |
5-9罐 | 8.6 |
3-4罐 | 19.9 |
1-2罐 | 28.3 |
1罐以下 | 34.7 |
每周罐裝啤酒平均飲用量 | 2.96 |
瓶裝 | 飲用比例(%) |
10瓶以上 | 6.8 |
5-9瓶 | 11.1 |
3-4瓶 | 21.7 |
1-2瓶 | 27.0 |
1瓶以下 | 31.5 |
每周瓶裝啤酒平均飲用量(瓶) | 3.19 |
扎啤 | 飲用比例(%) |
7升以上 | 7.0 |
5-6升 | 7.5 |
3-4升 | 17.2 |
1-2升 | 25.9 |
1升以下 | 40.4 |
每周扎啤的平均飲用量(升) | 2.44 |
2、全國及地方啤酒品牌前三名
全國20個大城市各地啤酒消費最大品牌前三名很分散,基本上都是本地品牌,說明我國目前啤酒消費還是以地域性為主,全國性品牌還不夠強勢。從全國范圍來看,青島、燕京、百威處于較為領先地位。
3、不同收入消費者的品牌偏好度
不同收入消費者對啤酒的品牌偏好度也不同,月收入999元以下的消費者首選青島,然后是燕京和百威;月收入1000至1999元的消費者首選燕京,然后是青島和百威;月收入2000到2999元的消費者首選百威,然后是燕京和青島;月收入3000元以上的消費者首選百威,然后是貝克和青島。
可以看出,收入低者,首選青島或燕京等國內品牌,注重的是價格和實惠;收入高者首選百威等國外品牌,特別是月收入3000元以上的高收入者,選擇的前兩個品牌都是國際品牌,說明他們注重的是時尚和國際品牌,而對價格不敏感。
4、城市啤酒消費品牌觀
“我喜歡的品牌,我會一直使用它"高居大城市啤酒消費品牌觀的第一位,選擇比例達74.0%,說明大城市啤酒消費者很注重品牌,并且有很高的品牌忠誠度。"我愿意多花錢購買高質量的物品"居于啤酒消費品牌觀的第二位,擁有62.1%的選擇率,說明大城市消費者在價格和質量之間更注重質量,即愿意選擇精品。
5、啤酒品牌滲透率
大城市啤酒品牌滲透率最高的品牌是國產的青島啤酒,比例為18.3%,這與其近幾年的積極擴張十分不開的。前三位中外國品牌占了兩個,前十位中外國品牌占了6位,超過一半,說明這些外資品牌是以占領全中國市場為目的,不甘偏安一隅。
6、啤酒市場有關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全國20城市啤酒市場綜合占有率前五位分別是青島、燕京、藍帶、百威、喜力;青島、燕京居前兩位,說明這兩年兩家的積極擴張成效明顯。另外三家是國際品牌,說明雖然外資啤酒在國內市場總銷量并不大,但其實力不可小視。
第三節(jié) 農村啤酒市場 分析
一、農村啤酒市場 分析
我國是一個農業(yè)大國,在13億人口中,農村占64%, 約8億人口。1997年以來,全國農村居民儲蓄存款額為9,020億元,手中持有現(xiàn)金約7,200億元,兩項合計共16,220億元,預計今后,每年將以10%的速度遞增。從以上數(shù)字可以看出,農村市場是一個極具潛力的市場。
近年來隨著城市啤酒市場的日趨飽合,啤酒企業(yè)逐漸把目光轉向了農村市場,據(jù)預測,近兩年啤酒的消費增長將逐漸向農村深入和過渡,消費人口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長。雖然我國啤酒產量已居世界第一位,但人均消費量仍很少,1998年人均消費量達到15升,但與世界平均水平25.30升的狀況尚有較大的差距,農村市場平均水平與之相比,差距更大,這同時也孕育著巨大的商機和利潤期望。
概言之,目前中國啤酒農村市場具有消費群體基數(shù)大、人均消費水平低、增長潛力巨大的特點。
二、如何開拓農村啤酒市場
開發(fā)農村市場已被眾多啤酒企業(yè)所認同,但許多啤酒企業(yè)在開拓農村市場以來卻投入甚多,收效甚微。原因就在于企業(yè)沒有對農村市場的特征進行深入的 研究 ,市場開發(fā)戰(zhàn)略和思路與農村市場的實際情況發(fā)生了較大的背離。農村啤酒市場有其自身的特點,啤酒企業(yè)欲有效開拓農村市場,必須加強市場調研,認真 研究 農村市場的消費特點,并以此制定科學的市場開發(fā)戰(zhàn)略,而不能盲目地、粗放地運作,只有精耕細作才能收到良好的效益。具體如下:
1、農村市場的分散性要求必須加強營銷網絡建設
眾多啤酒企業(yè)在這方面卻認識不夠,認為農村市場以低檔啤酒產品消費為主,本來利潤率就低,在網絡建設上投入過多,勢必導致營銷成本的上升,出現(xiàn)負利潤,其實這是一種沒有立足長遠的短期思想意識。農村地域分散,購買力也相對分散,決定了企業(yè)在營銷網絡的構建上無論是深度,還是廣度都要大大加強。所以加強網絡建設是有效開拓農村市場的前提,但在網絡建設過程中盡可能地降低營銷成本是十分必要的。這就要做到,網絡形式多樣化,既要注重中間環(huán)節(jié)。
工商聯(lián)手,充分發(fā)揮經銷商的作用,提高網絡的廣度與深度,形成金字塔式的"企業(yè)—縣級批發(fā)商—鄉(xiāng)鎮(zhèn)級批發(fā)商—村級批發(fā)商"營銷體系;又要盡可能減少中間環(huán)節(jié),降低營銷成本。直銷或就近設廠是十分可行的方式,雖前期投入較大,但從長期來說營銷成本會大大降低,如近年來青啤集團在全國各地投入4個億設立了42個辦事處和銷售分公司開展直銷業(yè)務,河南金星集團分別在河南鄲城、山西臨汾、貴州安順等地建立分廠,就地生產"金星"系列啤酒,這都對有效開拓當?shù)剞r村市場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2、農村市場消費的差異性要求啤酒產品的多樣性
差異性是農村市場的最突出的特點之一,我國幅原遼闊,民族眾多,經濟發(fā)展不均衡,東部和南方沿海地區(qū)與中西部內陸地區(qū)在消費水平和消費習慣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異性,這主要表現(xiàn)在,一是地區(qū)間購買力水平的差異;二是消費習慣的差異;三是同一地區(qū)不同層次的消費者的消費差異。所以啤酒企業(yè)必須認真 研究 目標市場,進行市場細分,并以此開發(fā)適銷對路的產品,如在東部和南部沿海經濟較發(fā)達的農村地區(qū),其消費習水平和消費習慣與周邊城市相差無幾,所以在城市暢銷的中檔產品,甚至高檔產品在農村都會有相當?shù)氖袌?,而不是一提到農村市場,就認為是低檔啤酒的消費區(qū);在中西部經濟較為落后地區(qū),農村與城市消費水平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中低檔產品是其主要的消費對象,但不同地區(qū)消費習慣不同,不同的地區(qū)農民對口味的濃淡,酒勁的大小都要求不一,所以同樣是低檔產品,在不同的地區(qū)內在品質特征還應有所側重,如河南南街村集團針對部分農民不習慣啤酒的苦味,而開發(fā)的8度"南德"啤酒以其淡爽的口味、適中的酒度和低廉的價格,受到廣大農民的歡迎。
3、農村市場的示范性要求加強消費的引導宣傳
農村居民具有比較強烈的從眾和攀比心理,尤其是青年一代的消費心理更趨同于城市消費心理,故此,在廣告宣傳上多利用電視廣告、墻體廣告、廣播廣告等農民常接觸的廣告形式對農民進行深入宣傳,以城市消費潮流去影響和引導農村消費。但是農村與城市消費畢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并不是把純粹的城市化廣告,硬搬到農村面前,而應更接近于農村生活,"南德"啤酒在這方面做得很好,它的兩個廣告片中,一個以德國釀酒專家為代言人,以權威的身份向消費者宣傳"南德"啤酒的上乘品質,無論是對城市還是對農村消費者都起到很強的宣傳效果;一個以站在豐收的麥田里的農民為代言人,一句"‘南德’啤酒得勁?。⒑俺隽宿r民對"南德"啤酒的信賴。
4、功能性要求產品實用性更加突出
由于農村經濟條件和居民素質的制約,與城市相比,農村消費還基本上處于比較典型的功能性消費階段,即比較強調產品的實際使用價值和物質價值,而不太注重產品的附加值和精神享受。所以產品要突出價廉、實惠,包裝不過分追求豪華高檔,功效不過分要求多樣化,但啤酒的應有品質是必須要保證的,啤酒企業(yè)一味地去追求低價,而生產的劣質啤酒是不會被農民接受的。在促銷中,贈品與獎勵對農民來說是一份額外的實惠,對農民具有強大有吸引力,如某啤酒企業(yè)針對部分農民急需農機卻缺少資金時,在開蓋有獎活動中,把一等獎設為農用三輪車,而不是彩電、冰箱、空調之類的高檔電器,并對獲獎者進行大力的宣傳,使農民們懷著獲得一輛三輪車的夢想,在消費時認準了這一品牌;還有的啤酒企業(yè)針對許多農民與親朋好友在一起,酒后喜歡打撲克的特點,把贈品定為設計精美,市場上不能買到的特制廣告撲克,非常受農民歡迎。
5、農村啤酒消費的明顯季節(jié)性要求企業(yè)必須抓住有利時機
啤酒產品作為一種季節(jié)性的消費品在農村市場上表現(xiàn)得更為明顯,尤其是北方農村,因為農村的酒類消費主要以白酒為主,只有在夏季啤酒消費量才較大,一進入秋季,農村市場的啤酒消費量會隨氣溫的下降而急劇下滑,所以抓住有利時機,在消費旺季多銷酒是搞好全年農村市場工作的關鍵。在北方麥收季節(jié)是啤酒消費的最高潮,河南某啤酒企業(yè)利用這一時機,組織車輛和人員分散行動,在麥收時把啤酒送到田間地頭,極大地給農忙之中的農民朋友提供了便利的購買條件,銷量隨之大增。
6、化解啤酒銷售策略對農村市場開發(fā)帶來的不利
雖然國家規(guī)定不準使用非"B"字瓶和捆扎方式進行啤酒生產和銷售的策略執(zhí)行以來,全國不同地區(qū),不同企業(yè)執(zhí)行力度不一,但國家對策略的貫徹執(zhí)行的決心是堅定的,各地有關執(zhí)法部門也越來越加大督查力度,全面執(zhí)行國家規(guī)定,只是時間問題。企業(yè)改用"B"瓶和周轉箱、紙箱包裝勢必增加產品成本,售價提高,這給以低價競爭為主的農村市場開發(fā)帶來極大的不利,但國家策略是必須要執(zhí)行的,企業(yè)只有化解這一矛盾才能既保證國家策略的貫徹執(zhí)行,又保證農村市場順利開發(fā)。如某啤酒企業(yè)在農村市場銷售"B"瓶啤酒時,通過多種方式大力宣傳因飲用非"B"瓶啤酒發(fā)生爆炸而導致人身和財產損失,甚至于家破人亡的真實事件,引導農民莫圖小便宜,而落下終身遺憾的悲劇,引導農民花小錢保大財,消費合格的"B"瓶啤酒。南陽天冠集團在農村使用木箱包裝,不但成本低廉,而且符合國家規(guī)定,一舉兩得,收效甚好。
盡管農村市場潛力大,消費量增長速度快,但農村啤酒市場尚處于普及階段,走向成熟還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這與我國農村經濟的發(fā)展,農村消費者素質的提高有直接的關系。開拓農村市場依然存在較大的風險性,所以企業(yè)在開發(fā)農村市場過程中,要認真
研究
農村市場,制定正確的營銷戰(zhàn)略,每走一步都要謹之又慎,切不可盲目,否則只能導致失敗。
免責申明:本文僅為中經縱橫
市場
研究
觀點,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資依據(jù)或執(zhí)行標準等相關行為。如有其他問題,敬請來電垂詢:4008099707。特此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