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 防靜電屏蔽袋產品分類與構成 分析
一、防靜電屏蔽袋 行業(yè) 產品分類標準
防靜電袋也稱電磁屏蔽包裝袋。為了使塑料能屏蔽電磁波,要對塑料進行金屬化處理,使用一種叫抗靜電劑的材料??轨o電劑按使用方法分為外部涂層型和內部添加型兩大類。
外涂型抗靜電劑是把抗靜電劑分散在溶劑、膠粘劑或熱熔膠粉末中,經塑料制品表面刷涂、噴涂或浸涂的方法使抗靜電劑附著在制品表面,從而使制品具有抗靜電效果,其優(yōu)點是操作比較方便,價格較低,但持久性差,制品表面易磨損而喪失抗靜電功能。
內部添加型是在塑料成型之前在配方中添加抗靜電劑,使塑料制品具有抗靜電效果,且具有良好的持久效果。常見的生產方法是在普通的塑料中摻混入(1)表面活性劑、季銨鹽等防靜電劑,這種導電性膜有一定的透明性;(2)炭黑和金屬粉末等導電性材料,一般不具透明性;(3)在塑料薄膜上真空蒸鍍導電性金屬或在塑料薄膜上層合金屬箔組成復合膜;(4)直接采用聚乙炔等導電性聚合物。表面電阻率防靜電效果1013Ω以上絕緣體,易帶靜電1012Ω-1013Ω可防止灰塵的堆積,會帶靜電,可防止靜態(tài)障害1010Ω-1012Ω靜電大為減少,用于薄膜、纖維生產中防磨擦產生靜電,可防止動態(tài)障害108Ω-1010Ω不帶靜電,可用于集成電路包裝用,防止靜電蓄積107Ω-108Ω具有導電性,不帶靜電,用于靜電記錄紙用導電劑。
1、按材質不同防靜電袋引分類:
PE防靜電袋、屏蔽防靜電袋、鋁箔防靜電袋、網格防靜電袋、氣泡防靜電袋、珍珠棉防靜電袋、復合防靜電袋。
2、按結構不同防靜電袋分類:
1)防靜電PE袋:
產品價格低廉,是由低密度聚乙烯(LDPE)+線性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抗靜電母料+色母+穩(wěn)定劑混合吹塑成型,然后切斷熱封成型,其產品具有普通PE袋所有特性及防靜電功能。
2)防靜電袋:
防靜電袋:屏蔽袋能有效隔離物品與外部靜電場,防止袋內產生靜電,保戶物品不受靜電危害,還可以防電磁干擾。
3)防靜電鋁箔袋:
防靜電鋁箔袋,簡稱為鋁箔袋,根據鋁特有的物性,形成質輕有光澤,反射能力強,可作防熱絕緣包裝,阻隔性好,不透氣體和水汽,對溫度適應性強,高溫或低溫時形狀穩(wěn)定,遮光性、保香性優(yōu)良等。經過與其它高阻隔材質多層疊合復合后制作成鋁箔袋產品,具有良好的阻濕、阻隔、避光、耐滲透性和外表美觀的功能。
4)防靜電網格袋:
防靜電網格袋由LDPE吹膜、印刷黑色導電聚乙烯材料制成,具有很好的靜電泄放性能。黑色導電袋和所裝工件上積累的電荷可以通過袋體得到很好的泄放,不會在生產運輸過程中由于摩擦而產生靜電。
二、防靜電屏蔽袋產品國內市場份額
我國防靜電屏蔽袋產品國內市場份額
分析
由上表可看出,我國生產防靜電屏蔽袋的地區(qū)主要集中在華東和中南地區(qū),該地區(qū)以較完備的工藝基礎設施,以及以及依托當?shù)氐慕洕l(fā)展,較有利的占據了國內多數(shù)份額。
第二節(jié) 國內防靜電屏蔽袋產品 技術工藝 應用 分析
防靜電包裝,就是采取各種措施(主要采用不產生摩擦電荷的包裝材料),以減少或消除包裝件在搬運和使用中產生的摩擦電荷,防止靜電放電造成對產品的損壞,以達到包裝防護的目的。防靜電包裝主要應用于靜電敏感產品的包裝,例如:電子元(器)件、電器產品、光電產品、光機電一體化產品、導彈、彈藥、火炸藥等產品的包裝。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靜電危害認識的不斷深化,防靜電包裝變得越來越重要。其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高分子材料已成為目前最重要的包裝材料,而高分子材料大多是電絕緣性良好的材料;二是各種電子類產品越來越精細,微電子產品的靜電敏感度隨著其產品的小型化、集成化更加提高,對各種抗靜電包裝的需求也越來越高。
第三節(jié) 國外防靜電屏蔽袋產品 技術工藝 應用 分析
隨著上世紀四十年代半導體器件的研發(fā)成功,在以后短短的幾十年時間里,微電子的發(fā)展非常迅速。與此同時,靜電對集成電路、光電器件等的損害也日益突出。像CMOS器件絕緣層的典型厚度已達到0.1μm以下,其相應耐擊穿電壓大致80 至100V。某些VMOS的耐擊穿電壓只有30V,而千兆位DRAM耐壓僅為10至20V。在電子產品的生產和運輸、儲存等過程中產生的靜電電壓遠大于上述閾值,造成微電子器件產生擊穿(或)軟擊穿,使之失效或嚴重影響產品可靠性。
美國是最早研發(fā)集成電路的國家之一,在早期微電子生產過程中有過沉重教訓。據HP公司上世紀八十年代后期載文報道,美國在集成電路大規(guī)模發(fā)展的初期,每年因靜電造成電子工業(yè)直接經濟損失達一百多億美元,間接損失則更大。英國也曾有過年損失近二十億英磅的報道。
日本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報導,他們不合格微電子器件中有45%是因靜電造成的。在航天方面也出現(xiàn)過重大事故,像第一個阿波羅載人宇宙飛船,就是因靜電問題導致發(fā)射失敗,三名宇航員喪生。像軍工生產和民用方面(彈藥、油料儲備、船舶運輸、化工、礦山等)因靜電造成的傷亡事故,也是時有發(fā)生。
因此,歐美一些國家非常重視,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花費大量人力和資金開始 研究 和解決電子 行業(yè) 的靜電防護問題。在美國至少有四個系統(tǒng)和部門(靜電放電協(xié)會、國家標準【ASTM】協(xié)會、防災協(xié)會【NFPA】、軍方【MIL】開展了這方面工作。經過數(shù)十年努力取得顯著成效,無論是基礎 研究 還是標準化、宣傳教育、實際應用方面已走向成熟。上述部門針對各自系統(tǒng)都有獨立標準體系并相互銜接。單美國軍方和ESD(靜電放電)協(xié)會制定的標準就各達數(shù)十部,即有強制性也有推薦性標準。像美國軍方和靜電敏感電子產品生產企業(yè)對防靜電裝備(用品)的采購和生產環(huán)境,都采取了產品質量認可制度,并設有專門管理機構。
據調查統(tǒng)計,歐美、日等國靜電敏感電子生產組裝企業(yè)的靜電防護教育普及率已達到職工總數(shù)的70%以上,對相關崗位的技術和質量管理人員進行職業(yè)技能教育,幾乎接觸靜電敏感電子產品的人員都受過最基本靜電防護教育。
在美國,經過數(shù)十年的努力,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靜電對電子 行業(yè) 造成損失大大減少。據HP報道,每投入一美元用于靜電防護,可減少九美元損失。
在歐洲,英國、德國等國也有專門機構從事靜電防護 研究 工作和標準制定并立法。由德國、法國、西班牙、荷蘭等二十個國家參于的歐洲電工技術標準化委員會【CENELEC】已在2001年10月1日統(tǒng)一發(fā)布IEC標準 61340-5-1《靜電場中電子器件的防護-基本要求》,并作為歐洲各國統(tǒng)一標準執(zhí)行。
國際電工委員會也設有專門機構TC101靜電分組制定和協(xié)調國際有關靜電防護標準和 研究 事宜。目前在歐美,靜電對電子工業(yè)造成較大損害問題已得到基本解決。
第四節(jié) 我國防靜電屏蔽袋產品技術應用成熟度解析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fā)展,電子器件的集成化程度越來越高,大量的新型材料和元器件不斷推出并普及使用,電子 行業(yè) 對靜電,這一生活無處不在的自然現(xiàn)象,越來越敏感,靜電防護的要求被逐步地提出來,而且正在成為電子生產技術中的一個重要門類。在歐美以及近鄰日本,這些電子技術發(fā)達的國家在電子產品生產領域對靜電防護有著非常明確而又細致的要求,頒布了一系列的技術標準,并且這些標準已經開始成為很多國際大企業(yè)自身及其尋求合作伙伴的技術要求之一。在此基礎上,一些靜電防護要求高的公司還制定了自己的靜電防護技術要求和標準,將自己的生產廠及供應商都納入標準要求范圍。系統(tǒng)化、標準化、高要求的靜電防護已經成為電子生產領域的發(fā)展趨勢之一。
與此同時,防靜電產品隨著靜電防護在電子 行業(yè) 推及也逐步成為電子 行業(yè) 中的一個迅速發(fā)展的分支,并正在成為 行業(yè) 中的一個熱點。據不完全統(tǒng)計,單是整個珠三角就有大大小小近500家的防靜電產品供應商,2004年珠三角防靜電產品的銷售額約20億元。但是防靜電產品廠家數(shù)量眾多并不表示我國的防靜電產品技術發(fā)展達到較高水平,相反我們在強大的市場需求面前卻是低水平擴張。在整個防靜電產品領域,高端產品幾乎為國外產品所壟斷,國內的產品只能低端產品市場上進行簡單而又殘酷的價格競爭,產品技術應用成熟度還很低。
第五節(jié) 防靜電屏蔽袋產品 技術工藝 與市場應用關系 分析
市場是企業(yè)發(fā)展的龍頭,是制約企業(yè)發(fā)展的決定性環(huán)節(jié),企業(yè)只有把產品銷售出去,才能實現(xiàn)利潤,保證生存和發(fā)展。市場營銷與產品技術一樣,都是企業(yè)發(fā)展的強大推動器,如同企業(yè)騰飛的“雙翼”,不可或缺,不能偏廢。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企業(yè)單靠 技術工藝 固然能夠有所發(fā)展,取得一時成功,但要獲得持久的競爭優(yōu)勢,則必須重視市場與工藝的整合,讓市場統(tǒng)帥工藝。
第六節(jié) 不同類型生產工藝優(yōu)缺點比較
防靜電包裝材料的分類有多種方法。
1、根據抗靜電效果和內裝物對抗靜電的要求,分為靜電屏蔽材料、靜電導電材料、靜電擴散材料、絕緣材料 。
2、按照包裝分類,可以分為一次包裝材料、接近包裝材料、二次包裝材料。
防靜電包裝按包裝分類
3、按照材料獲得防靜電功能的工藝方法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抗靜電劑處理型、導電填料填充型、鍍層型、涂層型、表面改性型、復合型、結構型導電高分子材料等。
各類ESD包裝袋所能提供器件保護電壓
免責申明:本文僅為中經縱橫 市場 研究 觀點,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資依據或執(zhí)行標準等相關行為。如有其他問題,敬請來電垂詢:4008099707。特此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