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 燃煤火力發(fā)電廠脫硝觸媒 行業(yè) 產業(yè)鏈概述
蜂窩體SCR 脫硝催化劑主要成分一般包括納米TiO2、V2O5及WO3。此三種成分所占催化劑比例超過95%,而TiO2所占比例一般在80%~85%。為了滿足生產工藝需要,保證易擠壓成型,另外還需增加一些粘膠及玻璃纖維等混合物添加劑來增加泥料強度與流動性,調整其物理性能。
SCR 催化劑成分
燃煤火力發(fā)電廠脫硝觸媒 行業(yè) 產業(yè)鏈簡圖
第二節(jié) 燃煤火力發(fā)電廠脫硝觸媒上游 行業(yè) 發(fā)展狀況 分析
一、上游原材料生產情況 分析
SCR脫硝工藝的核心是催化劑,噴入的氨與煙氣中的NOx在催化劑表面上反應生成氮氣和水蒸汽。通常采用的催化劑全是以多孔二氧化鈦作為載體,起催化作用的活性成份五氧化二釩和三氧化鎢分布在其表面。
上游主要原材料是納米級二氧化鈦(鈦白粉)。納米級鈦白粉作為SCR脫硝催化劑的載體,占催化劑粉體的80%-90%,總成本的40-50%。
在催化劑生產中,最主要的原材料是催化劑載體—納米級TiO2。納米級TiO2的生產目前主要被日本石原、日本琾化學、法國millennium三家廠商壟斷。國外廠商針對我國“十二五”NOx控制 規(guī)劃 已有提價行為。近年來,國內一些企業(yè)雖已分別引進日本、德國、美國等國的技術,但產能尚不能完全滿足國內的需求,又因受國內原材料品質的影響,難以生產出優(yōu)質的產品,也難以滿足未來脫硝 市場發(fā)展 的需要。
在脫硝催化劑生產中,催化劑載體—納米級TiO2的生產最為關鍵,對我國火電脫硝產業(yè)的發(fā)展極其重要,催化劑載體在國內的產能缺口很大,直接影響催化劑成本和SCR工藝的發(fā)展,對國內催化劑產能也有影響。為保障“十二五”期間火電廠NOx控制工作的順利進行,加快SCR催化劑用納米級TiO2載體國產化進程已成為重中之重。國內已建和在建的催化劑生產線有十多條,但有能力生產納米級TiO2的企業(yè)卻屈指可數(shù),只有重慶市新華化工廠、四川華鐵釩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慶遠達催化劑有限公司三家企業(yè)。為了保證脫硝催化劑原料的充分供應,東方鍋爐集團與重慶新華化工廠聯(lián)合投資生產脫硝催化劑載體,重慶新華化工廠從美國引進了硫酸法生產高檔銳鈦型鈦白粉的技術,預計一期產能4000噸/年,遠期產能10,000噸/年;四川華鐵釩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先進的清潔生產工藝生產脫硝催化劑載體,一期工程產能5000噸/年,已于2009年底建成投產,計劃二期工程產能15,000噸/年、三期工程產能20,000噸/年;重慶遠達催化劑制造有限公司建立的脫硝催化劑載體生產線計劃產能10,000噸/年。目前,國內催化劑TiO2載體產能約為20,000噸/年,國內產品的主要問題是控制好TiO2在納米級粒徑均勻分布。因為催化劑載體TiO2生產工藝要求嚴格,做出合格的催化劑產品對每一個企業(yè)都是挑戰(zhàn),但廣闊的市場前景讓國內很多企業(yè)紛紛投資建設這類項目。我國火電廠脫硝產業(yè)的發(fā)展就如已經起步的列車,正待跨入高速前進的軌道。
二、上游原材料需求情況 分析
近日,環(huán)保部頒布了《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排放標準(二次征求意見稿)》。該文件與2009年頒布的第一次征求意見稿相比,在脫硝減排進展速度及力度上,都有了明顯提高。《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二次征求意見稿)》計劃2012年1月1日開始實施。它要求,從2012年1月1日開始,所有新建火電機組NOx排放量不得超過100毫克/立方米。并且從2014年1月1日起,要求重點地區(qū)所有火電投運機組NOx排放量達到100mg/立方米,非重點地區(qū)2003年以前投產的機組達到200mg/立方米。而2009年7月環(huán)保部出臺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則將脫硝完成時間定在2015年1月1日。其中,重點地區(qū)NOx排放量達到200毫克/立方米,非重點地區(qū)則為400毫克/立方米。政策刺激下的火電脫硝市場潛力目前是環(huán)保企業(yè)最為關注的。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我國目前大約有4000萬千瓦的火電機組安裝了脫硝裝置并正常運行,但這僅僅占總裝機容量的6%左右,未來5年也就是“十二五”期間,若重點區(qū)域的現(xiàn)役機組以及新增機組全面實現(xiàn)脫硝,那么“十二五”期間內新增的脫硝裝置將至少達到 2.7億千瓦,整個脫硝產業(yè)市場有望突破490億。
目前火電 行業(yè) 降低NOx 的排放,主要有兩種措施:一是控制煤燃燒過程中NOx的生成,即低氮燃燒技術;二是對生成的NOx 進行處理,即煙氣脫硝技術,主要包括SCR(催化性還原)技術和SNCR(非催化性還原)技術。
納米級鈦白粉作為SCR脫硝催化劑的載體,是SCR 脫硝催化劑的重要部分。然而目前,全球只有日本和歐洲的少數(shù)廠家可以生產納米級鈦白粉。我國雖然是鈦白粉生產大國,但是僅東方凱特瑞(屬于東鍋)已經生產出符合要求的納米級鈦白粉,而且產能也僅能滿足其自身需求的1/3 左右。我國催化劑企業(yè)基本都要從國外進口納米級鈦白粉,價格非常昂貴,導致催化劑制造成本居高不下。
第三節(jié) 燃煤火力發(fā)電廠脫硝觸媒下游 行業(yè) 發(fā)展情況 分析
一、發(fā)電量需求
2005---2011年我國全口徑發(fā)電量表
單位:億千瓦時
年份 | 發(fā)電量 | 同比增長 |
2005年 | 24747 | |
2006年 | 28344 | 14.54% |
2007年 | 32559 | 14.87% |
2008年 | 34334 | 5.45% |
2009年 | 36506 | 6.33% |
2010年 | 42280 | 15.82% |
2011年 | 47217 | 11.68% |
上一篇:擬薄水鋁石產品所屬行業(yè)概述及原材料市場狀況(擬薄水鋁石項目市場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節(jié)選)
下一篇:光模塊產業(yè)投資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