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 抗磨液壓油的概述
抗磨液壓油(HM液壓油)是從防銹、抗氧液壓油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它有堿性高鋅、堿性低鋅、中性高鋅型及無灰型等系列產品,它們均按40'C運動粘度分為22、32、46、68四個牌號??蓮V泛用于工業(yè)、航運和移動式的液壓及傳動系統(tǒng)中,也適用于普通負載的齒輪傳動裝置、軸承及其他工業(yè)機械的潤滑可用于高壓柱塞泵系統(tǒng)。(可研報告)
第二節(jié) 抗磨液壓油的應用
眾多液壓油品種中應用最廣泛的是抗磨液壓油,正因為被普遍使用,所以生產的廠家也多,市場銷售的各種品牌零零總總,但品質迥異,良莠雜陳,選用需謹慎。所謂抗磨液壓油,按照ISO6743亦即GB/T7631.2液壓油(液)產品分類標準所述:抗磨液壓油,其產品符號HM,它是在普通液壓油HL的基礎上,增加并改善抗磨性。使之可適用于有抗磨要求的液壓系統(tǒng)。
液壓技術迅速發(fā)展,液壓油的規(guī)格將不斷進行修訂。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液壓系統(tǒng)壓力由原來的14.20MPa提高到17.35MPa,系統(tǒng)壓力升高,功率增大,油泵的負荷越來越大,導致液壓油的極壓抗磨性需大幅提高。
隨著液壓裝置的高壓、小型化和油液流速變大,使油品在油箱中的停留時間變短,油溫增高;從55℃提高到80℃,促使油品要有更好的熱氧化安定性,同時油溫提高使油中溶解的空氣增多,因此對液壓油的空氣釋放性提出更高要求。頻繁循環(huán)使泡沫消失、水分分離變得困難,因此油品要有良好的抗泡性和水解安定性。
液壓系統(tǒng)引入電液伺服閥和比例電磁閥后,這些部件靈敏度高,配合間隙小,結構復雜,精密度高。要求油液清潔度高,過濾性好。
第三節(jié) 抗磨液壓油產品的發(fā)展情況
加有抗氧劑(通常是屏蔽酚如2,6-二叔丁基對甲酚)、防銹劑(一般為油溶性較強的有機化合物如烯基丁二酸酯)的抗氧防銹油在某些特定的工作狀態(tài)下運行良好,從40年代至今仍廣泛應用。隨著液壓系統(tǒng)中使用的葉片泵在工作壓力大于6.9MPa時磨損問題的出現(xiàn),要求油中必須加入抗磨劑以提高油品的抗磨性。最早采用三甲酚磷酸酯抗磨劑雖然對抗磨性有了很大的改進,但與水接觸后有形成乳膠和沉淀的傾向。到60~70年代,ZDDP的 研究 成功使抗磨液壓油性能有了顯著的提高,它除了具備抗磨(對鋼-鋼摩擦副如葉片泵特別優(yōu)秀)、防銹和抗氧性能外,還具備良好的水解安定性。1976年,使用ZDDP為主劑配方的液壓油出現(xiàn)了問題,當柱塞泵在滿負荷狀態(tài)(2400r/min,93e,34.5MPa)運轉時,銅摩擦件表面被腐蝕,產生的淤泥堵塞了伺服閥。而在此之前也發(fā)生過類似的問題(含鋅抗磨液壓油對含銀和含鉛部件的液壓系統(tǒng)有明顯的腐蝕作用。此外鋅型抗磨液壓油在高溫、高壓條件下使用容易出現(xiàn)淤渣,導致液壓系統(tǒng)因控制閥動作不良、濾網堵塞等造成故障。圖1給出了ZDDP型抗磨液壓油產生淤渣的示意圖。 分析 的結果認為與ZDDP的熱分解有關。為解決這一問題,不同結構的ZD-DP被開發(fā)研制。隨后又出現(xiàn)了含穩(wěn)定ZDDP的鋅型油和無鋅無灰油。在過去的十年中開發(fā)出的新一代抗磨液壓油,它符合在同一液壓系統(tǒng)中同時存在葉片泵和柱塞泵,并在滿負荷苛刻條件和惡劣環(huán)境下工作的要求。
目前市場上有兩個等級的抗磨液壓油,一類是適合中低壓條件下操作的葉片泵,此類油品以常規(guī)的ZDDP為主劑配方,符合DenisonHF-2規(guī)格;另一類是以最新開發(fā)的穩(wěn)定ZDDP為主劑的鋅型配方和以S-P-N為主劑的無灰配方,在高性能葉片泵和柱塞泵系統(tǒng)中顯示了優(yōu)良的穩(wěn)定性,符合DenisonHF-0等規(guī)格。
第四節(jié) 抗磨液壓油的質量要求
(1)合適的粘度和良好的粘溫性能,以保證液壓元件在工作壓力和工作溫度發(fā)生變化的條件下得到良好潤滑、冷卻和密封。
(2)良好的極壓抗磨性,以保證油泵、液壓馬達、控制閥和油缸中的摩擦副在高壓、高速苛刻條件下得到正常的潤滑,減少磨損。
(3)優(yōu)良的抗氧化安定性、水解安定性和熱穩(wěn)定性,以抵抗空氣、水分和高溫、高壓等因素的影響或作用,使其不易老化變質,延長使用壽命。
(4)良好的抗泡性和空氣釋放值,以保證在運轉中受到機械劇烈攪拌的條件下產生的泡沫能迅速消失;并能將混入油中的空氣在較短時間內釋放出來,以實現(xiàn)準確、靈敏、平穩(wěn)地傳遞靜壓。
(5)良好的抗乳化性,能與混入油中的水分迅速分離,以免形成乳化液,引起液壓系統(tǒng)的金屬材質銹蝕和降低使用性能。
(6)良好的防銹性,以防止金屬表面銹蝕。
免責申明:本文僅為中經縱橫 市場 研究 觀點,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資依據或執(zhí)行標準等相關行為。如有其他問題,敬請來電垂詢:4008099707。特此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