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 嬰幼兒用品市場現狀 分析 及預測
一、嬰幼兒用品市場現狀 分析
1 、實用性品牌專營嚴重空缺
在國內嬰幼兒市場僅處于幼稚的起步階段,除少數大型商場、高檔專賣店外,幾乎沒有具備品牌效應的專營店。一些較發(fā)達的地區(qū),嬰幼兒賣場產品牌子雜,質量參差不齊,種類不齊全,安全性能無保證,售后服務差勁。更多的地方仍舊將嬰幼兒用品同其他日用百貨在一起銷售,極不方便消費者購買。因此,市場急切呼喚具有品牌價值的高品質的專營店,以適應消費者購物心理。市場的空缺留給在新興 行業(yè) 在展宏圖的絕佳機會!
2、國內專業(yè)運營商稀
目前國內孕嬰 行業(yè) 真正的運營商很少,有實力、具有雄厚基礎的運營商更是鳳毛麟角。一些自稱是“運營商”的企業(yè)居然沒有自己的品牌,而將標有其他廠家品牌的產品塞滿所謂的專營店,“專營不專賣”。最終導致終端銷售競爭無力,專營店利潤無保障、信譽無保障。
3、購物地理環(huán)境局限性大
嬰幼兒用品(禮品除外)的消費主體為懷孕 6-10 個月期間的孕婦和新生兒的媽媽,這兩類特殊階層的特定消費群體,活動不便,對安全性要求特別強。她們希望購物接近所在社區(qū),交通便利,購物環(huán)境優(yōu)雅。然而,目前的嬰幼兒用品多設在大型市場、購物中心,對消費者來說非常不方便。
4、缺乏系統(tǒng)的、綜合的市場組織,市場相對單一
嬰幼兒用品涉及服飾、塑膠、輕工、電子、醫(yī)療器械、鋼材、紙品等數十個 行業(yè) ,廣泛而分散。而現在的嬰幼兒用品賣場僅限于用品、服飾兩類商品,而日用品、起居用品、孕婦的特殊用品、工藝禮儀、美術品幾乎為零。嬰幼兒用品市場缺乏專一的、系統(tǒng)的、綜合的供銷組織。因此,專業(yè)品牌,系統(tǒng)供銷成為業(yè)內發(fā)展的方向。
5、銷售方式單調、滯后
孕嬰兒用品賣場的銷售仍采用古舊的“你來我賣”、“賣完完事”的傳統(tǒng)方式接待顧客。單調、滯后的銷售方式造成市場終端呆板,產品滯銷。由于孕嬰兒消費品群體的特殊性,該 行業(yè) 需要社區(qū)服務、人性化服務、便利式營銷、親情式營銷等打擾的銷售方式。只有新興的模式才能為該 行業(yè) 注入新鮮的血液。
6、現有賣場價格體系不合理
目前,國外進口產品與國內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市場。一方面進口產品過高的價格令普通消費者望而卻步,一方面質低價廉的產品又不能適應中層消費者的需求。
二、嬰幼兒用品市場預測
中國計生政策的實施與老齡化的社會現狀,使得孕婦、嬰幼兒既是年輕夫婦關注的焦點,又是老一輩人疼愛的核心。當前的“小皇帝”、“小太陽”現象都說明, 孕婦、嬰幼兒是兩代家庭消費的重點。僅新生兒年消費就在2-5千元之間(不含食品消費)。且其消費的重點正逐步向素質教育等消費方面轉移。
新生兒更需要得到生理和心理上精心培養(yǎng)。因此,國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優(yōu)生優(yōu)育的宣傳,促使現代父母、嬰兒健康的要求不僅僅停留在物質的供應、傳統(tǒng)的呵護,而且更多注意心理的調適、心靈的蔚藉與汲取科學孕嬰文化。孕嬰 行業(yè) 本身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發(fā)展要求,將產品、文化、服務導入市場,是孕嬰 行業(yè) 未來最大的賣點。
第二節(jié) 嬰幼兒用品產品供給 分析 及預測
一、嬰幼兒用品產品供給 分析
嬰幼兒用品市場上已經出現了供給嚴重大于需求的局面,目前國內市場上,無論是奶瓶、奶粉、嬰兒紙尿褲等產品均是國外品牌占有絕對優(yōu)勢,國內品牌處于劣勢。
二、主要細分產品供給 分析
(一)嬰幼兒奶粉
目前國內大大小小的乳品企業(yè)總共有1500家左右,大多數生產嬰幼兒奶粉,相當一部分洋品牌的產品也是在國內貼牌生產的。但在目前的嬰幼兒奶粉中,高端奶粉的比例遠不到三分之一。
中國奶粉市場,尤其是嬰幼兒配方奶粉的需求增長速度較快,其中高檔嬰兒奶粉市場銷量每年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我國現在一年的嬰幼兒奶粉產量僅25萬噸左右,龐大的新生兒消費群體孕育著中國嬰幼兒奶粉巨大的市場空間。
(二)尿不濕
嬰兒尿不濕 行業(yè) 在中國起步較晚,中高端市場比例比較大,約占80%。
2008年嬰兒紙尿褲生產能力已經達到約65億片,產量44.3億片。
第三節(jié) 嬰幼兒用品市場需求 分析 及預測
一、嬰兒喂養(yǎng)方式
1、嬰兒喂養(yǎng)方式
有85%以上的嬰兒母親給嬰兒喂哺母乳,純母乳喂養(yǎng)率不高,當問及嬰兒母親目前采取的喂養(yǎng)方式時,調查結果顯示:回答“母乳喂養(yǎng)”的比例為52.4%;其次為“母乳+配方奶”的混合喂養(yǎng),比例為32.9%;采用“配方奶喂養(yǎng)”方式的比例為14.7%。可見,85.3%的嬰兒母親讓嬰兒吃母乳,但純母乳喂養(yǎng)率不高,使用配方奶的比例高達47.6%,我國提高純母乳喂養(yǎng)率任重道遠。
2、月齡增加奶瓶需求量增加
當問及嬰兒母親打算純母乳喂養(yǎng)嬰兒幾個月時,調查結果顯示:僅有55.8%的嬰兒母親準備純母乳喂哺嬰兒到六個月,離《中國兒童發(fā)展綱要》制定的85%的純母乳喂養(yǎng)率目標還有很大差距。進一步 分析 顯示,隨著嬰兒月齡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嬰兒將告別母乳喂養(yǎng),轉而采用人工喂養(yǎng)方式。
二、需求量 分析 及預測
1、嬰幼兒奶粉
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目前年人均奶類消費量僅為7.2公斤,不到全球年人均奶類消費量100公斤的8%,巨大的市場潛力加上擁有龐大的新生兒數量(據第五次人口普查統(tǒng)計,我國每年大約新出生1700萬嬰兒),讓中國成為目前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嬰幼兒奶粉消費大國。
中國奶業(yè)協(xié)會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嬰幼兒奶粉每年復合增長率在30%左右,2004年市場容量為70億元;2006年增長到110億元;2007年市場銷售增長了27%,整體市場容量已高達140億元。據 行業(yè) 機構預計,從現在開始的今后3—5年內,中國的嬰幼兒配方奶粉都會持續(xù)呈現出高速增長的態(tài)勢。有專業(yè)人士估計說,與此同時,高端嬰幼兒奶粉在國內市場的份額將進一步擴大至50%,市場容量約為50億元。
2009-2010年將是一個生育高峰,中國有望取代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到2010年,中國將有5700萬戶城市家庭步入中產階層,其中多數中國城市家庭處于4-6個成年人撫養(yǎng)一個孩子的階段。屆時,中國將可能成為高端嬰幼兒奶粉市場的第一大市場。因此筆者相信,中國的嬰幼兒奶粉市場有著巨大的發(fā)展空間,每年至少需要80萬噸,產值在300億元以上。
2、尿不濕
2008年尿不濕產量和消費量有很大增長,尿不濕總消費量為51.7億片,比2007年增長25.2%,其中嬰兒紙尿褲35億片,嬰兒紙尿片12.7億片。預計2009年消費量進一步增長,增長率大于08年增長率。約為30%以上。
第四節(jié) 嬰幼兒用品消費狀況 分析 及預測
(一)嬰兒用品消費者特點
嬰兒用品消費者的一些購買行為有如下特點:
1、購買地點
一般都選擇在超市(即A店)和嬰兒用品專賣店購買,其他提及的購買渠道有:網路銷售等專業(yè)公司(送貨上門)。
2、考慮因素
1)質量因素最重要
從購買嬰兒用品時會考慮的因素來看,質量絕對是排在第一位的。幾乎所有的消費者都認為,給嬰兒買的東西一定要好,對質量的要求高過其他因素。
對質量屬性的定義主要表現為:
(1)吃(如奶粉、營養(yǎng)品等):原材料天然、沒有毒副作用;容易吸收,適合嬰兒的口味;營養(yǎng)成分合理充足,可以提高或增強免疫能力;促進大腦發(fā)育和全身生長發(fā)育的。
(2)穿(如貼身衣物、衣服等):材質要棉的,沒有化學成分污染;最好是天然棉的,柔軟性、透氣性和保暖性好;款式要別致新穎;剪裁設計要符合嬰兒身體的特點,便于穿脫。
(3)用(如尿布、護理用品、濕紙巾、指甲嵌等):護理用品要易于吸收,性質溫和,不會過敏,對皮膚和眼睛沒有刺激性;尿布要棉質的,透氣性和吸收性較好,不會傷害皮膚;濕紙巾要柔軟滋潤,韌性好,沒有傷害皮膚的化學物質;指甲嵌、喂藥器等一些器具的產品設計要合乎寶寶的生理情況,精細安全性要高。
(4)住和行(如嬰兒床和嬰兒車等):結構牢固結實,保證安全;功能齊全,便于使用;材料無害,個別構造設計要符合嬰兒的柔軟性特點。
(5)玩(如玩具):材料無害,安全性高,顏色柔和雅致;設計精良,娛樂性強,可以開發(fā)孩子的智力。
2)價格和品牌因素是補充
在考慮質量的前提下,消費者表示才會考慮價格和品牌因素。只是有些人將價格排在第二位,將品牌因素排在第三位;而另一些人則相反??傮w比較來看,大部分人還是比較認同將價格實惠因素排在第二位的。
3、購買決策的影響者
作為孩子的母親,女性是嬰兒用品的主要購買者,在形成其購買決策時,會受到一些人的影響,在訪談中發(fā)現:
1)“媽媽”群的經驗影響是主流
大多數的年輕媽媽或準媽媽都表示,旁邊一些當過媽媽的鄰居、朋友或親戚都會給她們一些購買上的意見,而由于剛開始自身沒有經驗,也會采納她們的一些意見進行采購。
2)丈夫和母親的意見是補充
雖然有其他年輕媽媽的經驗介紹,但由于具體采購時,丈夫也會陪同前往,所以丈夫的意見有時也會影響女性的最終購買決策。另外,母親作為孩子的外婆,以其過來人的身份也會給予一些意見,同樣也會影響購買決策。只是鑒于時代發(fā)展,母親的有些意見已失去了適用性,對購買決策的影響程度相對較低一些。
3)自己決定顯個性
在訪談中也有些年輕媽媽表示,別人的意見她會參考,但具體購買時,她仍會按照自己的判斷進行有針對性地選擇。究其原因,是她們認為適用別的小孩的一些產品不一定適合自己的孩子,而自己是最了解孩子的,對孩子的用品最有發(fā)言權。
4、獲取信息的渠道
對嬰兒用品方面的信息的獲取渠道,可分為以下三類:
1)口碑渠道
主要是通過其他當過媽媽的一些親戚、朋友和鄰居等的一些介紹,了解一些有關嬰兒用品方面的信息。
2)媒介渠道
消費者提及的一些媒介主要有:關于育嬰方面的雜志報刊、醫(yī)院發(fā)的資料、嬰兒用品店的郵寄廣告、網絡上的一些育嬰網站如搖籃網等。
3)其他渠道
醫(yī)院之類的機構針對嬰兒養(yǎng)育方面的一些專題講座,也是年輕媽媽們獲取嬰兒用品信息的一個渠道。
(二)嬰兒用品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共性 分析
1、對品牌的偏好習慣
在調查中發(fā)現,消費者對品牌方面的偏好性有一定的特點,比如:
1)對奶粉品牌的偏好
消費者經常購買的奶粉品牌提及較多的有:多美滋、惠氏、明治、雀巢等。
2)對紙尿布品牌的偏好
根據訪談,消費者經常購買的紙尿布品牌提到最多的是幫寶適。在A店嬰童區(qū)對顧客的觀察中發(fā)現,一些顧客直接就拿幫寶適,對其他尿布并不關注。而據尿布區(qū)的促銷員介紹,幫寶適排面最大,賣得比其他牌子要好;而另外一些不怎么有名的尿布牌子通常在搞促銷時的銷量會好一些。
3)對嬰兒護理用品的品牌偏好
消費者經常購買的護理用品品牌提到最多的是強生??梢姀娚鳛橐粋€大眾化的品牌,已深入人心。但也有顧客發(fā)現孩子用強生的護理用品會產生過敏現象,令一提及較多的品牌是貝親。
4)對國內和國外品牌的偏好
絕大多數的消費者認為只要產品的質量和使用效果好就行,他們對國內和國外品牌沒有特別的偏好。
只有一部分消費者聲稱自己還是比較喜歡國外的品牌(如日本的貝親、新西蘭的恩貝爾等)。在比較國內和國外品牌的差別時,他們認為國內品牌的產品價格比國外的便宜,但在產品設計的安全性、人性化、使用的原料乃至質量方面,國外品牌明顯優(yōu)于國內品牌。
2、其他一些行為特點
除了上述一些特點,嬰兒用品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呈現以下方面的一些特點:
1)男性和女性購買行為的差異性
(1)主從性質界限分明
在訪談和觀察中發(fā)現,大多數情況下,女性處于嬰兒用品購買決策者的主導地位,男性則處于從屬者的地位。換句話說,女性決定了嬰兒用品購買的主要方面,而男性在這方面扮演了聽從者和支持者的角色。
(2)關注屬性各有側重
雖然男性和女性在購買決策上存在主次之分,但落實在具體的購買行為上,兩者對商品屬性的側重點有所不同,主要表現在:
男性對大件嬰兒用品(如嬰兒床、推車)的關注程度更高些,在一些剛性方面的屬性上:如產品的設計、結構、性能、材料、結實度、售后服務——他們比女性更感興趣些。
女性對嬰兒用品的關注則更細節(jié)化些,她們在衣物、手套、鞋帽、奶嘴、護理用品等商品的購買上比男性更有興趣和決斷能力。她們關注的商品屬性也更柔性化,比如顏色、香味、款式、質感、實用性等。
2)評判嬰兒用品質量好壞的標準
在未購買和使用某種嬰兒用品前,消費者判斷產品質量的標準主要有:品牌的知名度高不高,產品的價格高低,其他當媽媽的親戚、朋友和鄰居對產品的評價,媒體和網上論壇對產品的評價。
值得注意的是,其他人的口碑評價這一標準是消費者提到最多的,消費者對這一標準的可信性評價也是最高的。
3)嬰兒出生前后購買行為的變化
在嬰兒出生前后,大部分消費者認為在嬰兒用品購買方面基本上沒有大變化,但在一些細節(jié)上存在差異,主要體現在:
(1)種類和花費增加
嬰兒出生前準備的嬰兒用品以內衣、奶瓶之類的東西為主,還有一些消費者說差不多沒怎么準備;而在嬰兒出生后,購買的嬰兒用品的種類和花費也在逐漸增加。
(2)適用性的考慮增多
在訪談中發(fā)現,一些年輕的媽媽在嬰兒出生前由于缺乏經驗,在購買時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在嬰兒出生后才發(fā)現這些產品根本不適用。因此,在嬰兒出生后的消費行為中會更有針對性,對適用性方面的要求也更高。
(3)人情消費對購買行為的影響
在嬰兒出生前后,針對嬰兒的人情消費也一直延續(xù)。期間,親戚朋友送來的嬰兒用品對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產生了如下影響:
第一,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年輕父母們的消費欲望。因為別人送的東西多了,所以年輕父母們在購買時會避免重復性和大量性。
第二,相應方面增加了對有關商品的切實了解。因為在使用這些別人送的嬰兒用品時,消費者得到了對該產品質量、性能等的直觀了解,提高了他們對是否繼續(xù)采用該產品的決策針對性。
4)嘗試新品牌的可能性和考慮因素
在嬰兒對產品適應良好的前提下,絕大多數消費者稱他們不會輕易嘗試新品牌。主要基于風險性的考慮。因為嬰兒的身體機能不如成人,如果嘗試新品牌,可能會有適應性不良的情況發(fā)生,在吃的方面(如奶粉)尤其如此。
而在以下兩種情況下,年輕父母們會考慮嘗試新品牌:一是原先的嬰兒用品使用效果不好或一般,嬰兒不能適應;二是旁邊的親戚朋友或鄰居推薦說某個產品特別好,出于嘗新的心理,他們也會嘗試購買這一品牌。而嘗試新品牌的考慮因素,排在第一的仍是質量,其他才考慮價格、款式之類的因素。
第五節(jié) 嬰幼兒用品價格趨勢 分析
一、消費者普遍認為價格過高
走進嬰幼兒用品專賣店,在為新奇時尚的產品感到眼花繚亂的同時,人們也因其價格昂貴而咋舌。嬰兒奶瓶34元每個,一套嬰兒連體衣145元,一套迪斯尼套裝130-150元,一張好孩子童床500-800元,甚至一個制作非常簡單的防蹬被夾也要100元左右。
年輕的父母們幾乎都在抱怨:質量可靠的嬰幼兒用品價格太高;價格相對便宜的,質量又讓人不放心。為了孩子的健康,只能選擇質量好的。
二、嬰幼兒用品價格趨勢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千方百計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最好的物質條件,嬰幼兒用品市場也隨之火了起來。
嬰幼兒用品店內,各類商品琳瑯滿目,服裝、光碟、生活用品一應俱全。質量一般的,價格在幾十元左右,質量好的品牌貨,價格都在百元以上,成套的、款式好的能達到四五百元。但價格不會影響到服裝的銷量,因為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長舍得給花錢。
一些嬰兒玩具、生活用品價格更高。一張質量好的嬰兒床,價格高達幾千元,進口奶嘴上百元,玩具幾百元,高端的嬰幼兒產品雖然價格高,但仍有顧客選擇。
從近幾年趨勢看來,嬰幼兒用品價格在逐年上漲,這一趨勢仍將持續(xù)下去。
免責申明:本文僅為中經縱橫 市場 研究 觀點,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資依據或執(zhí)行標準等相關行為。如有其他問題,敬請來電垂詢:4008099707。特此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