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 紅松果仁的定義
紅松果仁又稱果松子、海松子,紅松果仁屬于紅松的種子。野生紅松屬國家一級瀕危物種,主要分布于我國東北長白山山脈及小興安嶺林區(qū)。野生紅松需要生長50年后才能開始結松籽,成熟期為兩年。果球大呈卵園形,暗褐色,球內結子,大如巴豆、故意稱紅松果仁。紅松果仁是無污染的天然綠色食品。紅松果仁仁中富含人體所需的脂肪酸(油酸、亞油酸和亞麻酸)、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還含有維生素E、維生素A、維生素B1、B2等多種維生素。特別是紅松果仁中含有皮諾斂酸,在紅松果仁油中含有15%~18%的皮諾斂酸。紅松果仁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本草綱目》 高度評價:“味甘、小溫,無毒。主治骨節(jié)風、頭眩,去死肌、散水氣,潤肺、治燥結咳嗽,治虛秘,久服,輕身延年不老”。(可研報告)
第二節(jié) 紅松果仁的經濟價值
一、紅松籽仁主要營養(yǎng)成分 分析
紅松籽仁含有較多的脂肪和蛋白質,且維生素種類齊全。人體對維生素的吸收主要是脂溶性吸收,其中的脂肪及維生素恰好符合人體生理需要,極易于吸收,是一種集蛋白質、脂肪、糖類、纖維素、維生素等五大營養(yǎng)要素于一體的優(yōu)良干果仁類食物,且有很好的營養(yǎng)特性。
二、蛋白質營養(yǎng)價值 分析
蛋白質的營養(yǎng)價值取決于蛋白質中氨基酸的種類和數量。經測定,紅松籽仁中含有18種氨基酸,且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含量合理。紅松籽仁中對人體生理作用有著重要功能的谷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含量較高。谷氨酸在人體內可促進γ-氨基丁酸的合成,從而降低血氨,促進腦細胞呼吸,可以用于治療神經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癥和腦血管障礙等引起的記憶和語言障礙、小兒智力不全等。精氨酸在人體內有助于蘇氨酸循環(huán),在人體肝臟內將大量的氨合成尿素,再由尿排出以解氨毒,因此精氨酸具有解毒、恢復肝臟功能的特殊生理作用。由此可知,紅松籽仁不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18種氨基酸種類齊全,成分構成合理,且健腦益智的谷氨酸、強腎助肝的精氨酸含量較高;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與國際衛(wèi)生組織(WHO)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規(guī)定的氨基酸類人體必需量標準值對比顯示,紅松籽仁在大多數指標上接近國際規(guī)定標準,其中亮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高于國際規(guī)定標準。
三、脂肪酸營養(yǎng)價值的 分析
紅松籽仁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 93.20%。不飽和脂肪酸不僅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而且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功效,亞油酸、亞麻酸是體內合成前列腺素和PGE1的必需物質,而PGE1有著活血栓、降血壓、防血小板聚集、加快膽固醇排泄、促進卵磷脂合成、抗衰老的特殊功效。近年來,關于不飽和脂肪酸及其復合物所具有的防癌致癌的功效多有報道,從營養(yǎng)角度而言,紅松籽由于含不飽和脂肪酸而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和健腦、降血脂的保健功能。
第三節(jié) 紅松果仁加工技術
一、工藝流程
紅松果仁最原始的生產方法是手工作業(yè),破殼率低,費時費力。隨著市場經濟對果仁需求量和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機械化生產逐漸代替了手工作業(yè),且生產規(guī)模越來越大,機器設備也越來越先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果仁加工工藝,其工藝流程為:篩選,破殼,烘干,挑選,包裝入庫。
二、紅松果仁產品
我國目前對松子的開發(fā)利用主要是以食為主,在食品領域,松子即可簞食,也可以做成糕點糖果、飼料沖劑、粥醬菜肴之類的食品,如海帶玉米松仁糊,松子露等。其中,松子油是極其營養(yǎng)的食用油,近年來,作為一種新油源、新產品,其經濟價值客觀。其他方面的作用有待進一步充分開發(fā)。尤其是醫(yī)療方面。
第四節(jié) 紅松果仁的發(fā)展前景
我國松子種植生產的歷史悠久,產量較高,已銷往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銷路極為廣闊,經濟效益良好。但是,松子僅東北區(qū)域有大量種植和生產。我國其他一些適宜松子生長的地區(qū)如秦巴山區(qū)等也應該加大對松子的種植、開發(fā)利用和深加工,以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yè)鏈條。充實國內的市場。隨著人們生活的日益改善和對健康的追求,松子作為一種天然食品和保健品,經濟效益客觀,發(fā)展前景非常廣闊,其 行業(yè) 深加工和出口市場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