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 苯甲酸芐酯的概述
苯甲酸芐酯,無色油狀液體,熔點21℃。沸點324℃。閃點146℃。不溶于水。微溶于丙二酞。溶于油、乙醇、乙醚。具有清淡的類似杏仁的香氣,味辣。可以苯甲酸鈉和芐基氯為原料,進行合成反應而得。主要用作人造麝香、香蘭素等香料的溶劑,花香型香精的定香劑及依蘭等香精的調(diào)合香料。臨床上用于疥瘡,也用于體虱、頭虱和陰虱。(立項報告)
第二節(jié) 苯甲酸芐酯的合成技術
1.目前香料工業(yè)中采用醇交換法生產(chǎn)苯甲酸芐酯。由苯甲酸乙酯和苯甲醇進行醇交換。
2.由苯甲酸乙酯與苯甲醇進行酯交換反應,經(jīng)水洗、分層、干燥、蒸餾得產(chǎn)品?;蛘哂杀郊兹┛s合制得。
精制方法:常含有游離的酸和醇等雜質(zhì)。精制時用碳酸氫鈉或碳酸鈉洗滌,無水碳酸鉀或硫酸鈉干燥后蒸餾。
3.過程反應式為:在三口燒瓶中加入氫氧化鈉和水,溶解后再加苯甲酸,加熱溶解后,滴加氯化芐,在106℃回流4H。稍冷,分出酯層,水洗、堿洗,然后減壓蒸餾,即得成品。
4. 用氧化鎂做為催化劑,用芐醇與苯甲酸甲酯在200℃左右進行酯交換反應制取。
苯甲酸芐酯天然存在于秘魯香脂、晚香玉、香石竹和吐魯香脂等中,工業(yè)上通常采用化學合成法生產(chǎn)。
在100mL圓底燒瓶中加入7g(0.07mo1)苯甲醇,在30min內(nèi)加入0.3g(0.013mol)金屬鈉加熱溶解于其中,冷卻至室溫后將其緩慢加入盛有45.4g(0.43mo1)苯甲醛的250mL三口瓶中?;旌衔镉捎诜磻l(fā)熱,用水冷卻使溫度不超過50~60℃。約30min后,當溫度停止升高,在水浴中加熱繼續(xù)反應1h。反應物冷卻后,用40mI。水洗滌2次。所得油狀物進行減壓蒸餾,先餾出芐醇、未反應的苯甲醛和少量的水,之后收集184~185℃(2kPa)的餾分,即得約40g產(chǎn)品。
2C6H5CHO→C6H5COOCH2C6H5
苯甲醇與苯甲酸乙酯在碳酸鈉存在下進行酯交換,反應結束后先常壓蒸餾除去乙醇,然后再減壓蒸餾除去苯甲醇。冷卻后經(jīng)水洗、分層、干燥,最后減壓蒸餾得產(chǎn)品。
C6H5COOCH2CH3+C6H5CH2OH[Na2CO3]→C6H5COOCH2C6H5+CH3CH2OH
由苯甲酸鈉與苯甲酰氯在三乙胺存在下共熱酯化而成。
在攪拌和冷卻條件下,將鈉溶于苯甲醇中,再緩慢加入苯甲醛,作用完全后在水浴上加熱1~2h,將析出的油層分離,洗滌并分餾而得。
苯甲醇與苯甲酸酯化而成。
由苯甲酸甲(乙)酯以碳酸鈉為催化劑與苯甲醇進行酯交換后分餾而得。
將芐醇鈉與苯甲醛加熱反應,或?qū)⒈郊姿徕c與氯化芐反應,香料工業(yè)中還采用苯甲酸乙酯和芐醇進行酯交換制得。
第三節(jié) 苯甲酸芐酯的用途及應注意的問題
一、用途
1.用作麝香的溶劑和香精定香劑,在賽璐珞中用作樟腦的代用品。還用作增塑劑,特別是硝酸纖維素中混有樹脂時,可與苯二甲酸二乙酯或二丁酯混合使用。另外,還用于配制百日咳藥、治氣喘藥和用作昆蟲驅(qū)避劑、殺螨劑。
2.主要作為定香劑。用于配制草莓、菠蘿、櫻桃等水果型食用香精和酒類香精,也用于茉莉、鈴蘭、依蘭、梔子、晚香玉、紫丁香等日化香精中。在膠姆糖中使用量為280mg/kg;糖果中39mg/kg;烘烤食品中33mg/kg;軟飲料中45mg/kg;冷飲中12mg/kg。
3.用作乙酸纖維和硝酸纖維的溶劑。塑料增塑劑。香精定香劑。
4. 廣泛應用于日化香精配方中,主要作為填充劑矯香劑使用,還常用作許多高黏稠合成香料的稀釋劑。
二、應注意的問題
(一)操作注意事項
密閉操作,全面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jīng)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戴防化學品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tǒng)和設備。防止煙霧或粉塵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氧化劑、還原劑、酸類、堿類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二)儲存注意事項
儲存在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與氧化劑、還原劑、酸類、堿類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庫房配備相應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儲區(qū)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
(三)運輸注意事項
運輸前應先檢查包裝容器是否完整、密封,運輸過程中要確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墜落、不損壞。嚴禁與氧化劑、還原劑、酸類、堿類等混裝混運。船運時,應與機艙、電源、火源等部位隔離。公路運輸時要按規(guī)定路線行駛。
免責申明:本文僅為中經(jīng)縱橫 市場 研究 觀點,不代表其他任何投資依據(jù)或執(zhí)行標準等相關行為。如有其他問題,敬請來電垂詢:4008099707。特此說明。